肝病全身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病全身浮肿可能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增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导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腹水加重时可压迫下肢静脉,进一步引发下肢水肿。治疗需控制原发肝病,必要时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
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水分外渗至组织间隙。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易出现全身水肿,常见于慢性肝衰竭患者。需通过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利尿剂治疗,同时给予高蛋白饮食。
肝窦压力增高使肝淋巴液生成量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富含蛋白的淋巴液从肝包膜表面漏入腹腔。每日淋巴液漏出量可达正常20倍,这种机械性因素导致的水肿对利尿剂反应较差,需考虑腹腔穿刺放液。
肝脏对醛固酮灭活减少及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钠水潴留。表现为尿钠排泄减少、尿钾增多,水肿呈进行性加重。可选用螺内酯等醛固酮拮抗剂进行治疗。
肝肾综合征时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和氮质血症。这种功能性肾衰竭会加重水钠潴留,形成全身凹陷性水肿。需在护肝基础上采用特利加压素等药物改善肾灌注。
肝病患者出现水肿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2克以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白。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监测体重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肢水肿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腹水明显者需半卧位休息。注意观察有无腹胀加重、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