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是查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40次浏览

关键词: #白细胞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主要用于筛查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某些代谢异常,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大小、结构、染色特性的改变辅助诊断。常见检测目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毒性变、淋巴细胞异型性、幼稚细胞增多等五类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等改变,常见于严重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等急性炎症反应。这类形态学变化反映细胞吞噬活动增强及代谢紊乱,需结合血培养、炎症指标进一步确诊。

2、淋巴细胞异型性:

异型淋巴细胞表现为胞体增大、核染色质疏松等特征,多见于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类细胞需与白血病细胞鉴别,通常需完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

3、幼稚细胞增多:

外周血出现早幼粒、中幼粒等未成熟粒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5%时,需立即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造血系统病变。

4、嗜酸性粒细胞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形态异常(如颗粒减少)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持续增高需排查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建议完善免疫球蛋白E检测。

5、红细胞-白细胞粘连:

白细胞表面附着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疾病。该现象与抗体介导的细胞吸附有关,需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免疫学检查。

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蛋类及叶酸丰富的绿叶蔬菜摄入。避免接触苯类化学物质及放射线,建议每年进行血常规筛查。出现持续发热、乏力、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血液系统疾病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检验结果异常者需在血液科医师指导下完善骨髓活检、染色体分析等进一步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