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

小儿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和家庭护理五个方面。
针对细菌性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可考虑抗病毒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发热超过38.5℃可使用退热药物,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适当镇咳。缺氧患儿需氧疗,呼吸急促者可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婴幼儿需保证足够液体摄入,预防脱水。重症患儿需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钠、血钾水平。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适当稀释奶粉。
密切观察有无胸腔积液、脓胸、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迹象。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对反复肺炎患儿需排查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少量多次喂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呛咳。每日测量体温,记录呼吸频率。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患儿饮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恢复期可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保持每日适量温水摄入,促进痰液稀释。居室每日通风2-3次,避免直吹冷风。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根据体温变化及时增减。治疗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需隔离。康复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定期随访复查,监测肺部恢复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复发征兆,如再次发热、咳嗽加重等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