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加化疗对身体伤害大吗

肿瘤科编辑 医普小新
19次浏览

关键词: #化疗 #放疗

放疗加化疗对身体可能造成短期损伤和长期影响,具体伤害程度与个体差异、治疗方案及剂量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下降、皮肤黏膜损伤及远期器官毒性。

1、骨髓抑制:

放疗和化疗均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易引发感染,贫血导致乏力,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或输血支持。

2、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是常见不良反应,与治疗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关。口腔黏膜炎可能导致进食困难,严重时需营养支持。止吐药物和黏膜保护剂可缓解症状,调整饮食为少食多餐的软质食物。

3、免疫功能下降:

治疗会暂时性破坏免疫细胞,增加感染风险。表现为反复发热、伤口愈合延迟等。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灭活疫苗。免疫功能通常在治疗结束后3-6个月逐渐恢复。

4、皮肤黏膜损伤:

放疗区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溃疡,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暴晒和摩擦。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和生理盐水漱口,预防真菌感染。

5、远期器官毒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肺功能损伤、内分泌紊乱或继发恶性肿瘤。放疗可能引起照射区域组织纤维化,化疗药物存在心脏毒性风险。治疗前需评估基础疾病,定期随访监测器官功能。

治疗期间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蛋奶及深色蔬菜,补充足够水分。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日6-8小时睡眠。注意心理调节,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严格遵医嘱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影像学复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疼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治疗结束后需长期随访,关注甲状腺功能、心超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迟发性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