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大肠癌早期2大症状不要忽视

大肠癌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其他常见表现包括腹痛、体重下降及贫血。早期识别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就医干预。
排便频率突然增加或减少是典型早期信号。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或呈铅笔状。肠道肿瘤导致管腔狭窄时,可能伴随排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这些变化持续两周以上需进行肠镜检查。
肿瘤表面溃破可引起肉眼可见的鲜血便,常被误认为痔疮出血。暗红色血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部位较高。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痛性血便应优先排除肿瘤。
早期多表现为定位模糊的隐痛或胀痛,进食后加重。肿瘤引发肠梗阻时可出现绞痛、腹胀及呕吐。部分患者自觉右下腹(升结肠)或左下腹(降结肠)存在固定压痛,夜间平卧时症状可能加剧。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5%需警惕。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及食欲减退共同导致消瘦。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与肿瘤释放炎性因子有关。
右半结肠癌更易引发慢性失血性贫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至90g/L以下。常见头晕、活动后心悸及指甲变脆。老年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易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
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3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高风险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出现症状后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或通便药,需通过结肠镜明确诊断。确诊患者需评估肿瘤分期,早期病变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获得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