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化验指标是什么

肝功能异常的化验指标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这些指标可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及合成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当肝细胞膜受损时大量释放入血。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轻度升高可能与熬夜或饮酒有关,显著升高需警惕急性肝损伤。
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范围相关。与谷丙转氨酶比值有助于鉴别酒精性肝病或心肌损伤。持续异常提示慢性肝病进展。
总胆红素包含直接与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多提示胆汁排泄障碍,如胆管结石或肿瘤压迫。间接胆红素增高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或遗传性黄疸有关。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降低程度反映慢性肝病严重度。数值低于30克/升可能出现腹水,需结合球蛋白比值评估肝硬化风险。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是评估肝衰竭的重要指标。异常时可能伴随皮肤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倾向。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及酒精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色蔬菜。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肝功能异常者应定期复查,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出现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