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的症状有哪些 认识心包炎的四个症状

心包炎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和全身症状。心包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锐痛、活动后气促、听诊特征性杂音以及发热乏力等表现。
心包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尖锐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背部,常在深呼吸、咳嗽或平卧时加重。这种疼痛与心肌梗死不同,前倾坐位时可缓解。疼痛产生与心包壁层受炎症刺激有关,需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疾病鉴别。
随着心包积液量增加,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初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后期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这是由于积液压迫心脏限制心室充盈,导致肺循环淤血。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
医生听诊时可闻及特征性的心包摩擦音,类似皮革摩擦声,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听到。这是心包脏层与壁层因炎症变得粗糙相互摩擦所致,具有诊断特异性。摩擦音可能随体位改变或积液增多而消失。
急性期常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多在38℃左右。若为结核性心包炎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肿瘤性心包炎可能伴随消瘦。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肝淤血等体循环淤血体征。
心包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可适当食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食物,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包积液吸收情况。出现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