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嗜睡、呼吸急促、食欲减退以及面色苍白。这些症状与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需结合临床检查确诊。
患儿常主诉心前区压迫感或心跳不规则,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早搏或ST段改变,与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电生理紊乱有关。轻症可通过卧床休息缓解,持续不缓解需心内科评估。
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患儿易出现异常疲劳、精神萎靡。学龄儿童可能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婴幼儿则表现为吮奶无力。需监测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谱指标。
心率增快伴随呼吸频率上升是典型代偿表现,平卧位时更为明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等心力衰竭体征,与心肌炎引发肺循环淤血相关。听诊常闻及心音低钝或奔马律。
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患儿可能出现拒食、恶心等症状。婴幼儿体重增长缓慢可作为辅助判断指标,需与普通胃肠炎鉴别。
心输出量减少引发末梢循环灌注不足,表现为口唇、甲床颜色变淡。合并心律失常时可出现突发性面色青紫,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确诊患儿需严格卧床休息2-4周,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分次少量进食减轻心脏负荷。每日监测脉搏和尿量,若出现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康复后3-6个月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肌修复情况。预防重点在于及时治疗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等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