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有个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房出现小疙瘩可能由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炎、囊肿或恶性肿瘤引起,需根据具体特征判断性质。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与内分泌紊乱相关。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增生,形成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结节,月经周期前可能伴随胀痛感。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疼痛明显时可考虑中药调理或佩戴支撑型内衣缓解症状。
青年女性高发的良性肿瘤,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混合构成。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无痛性肿块,直径多在1-3厘米。超声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建议每6个月复查监测变化,若持续增大需考虑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切除。
哺乳期女性多见,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急性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区。治疗需排空乳汁并配合抗生素,形成脓肿时需穿刺引流。
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液体囊腔,触诊有弹性感,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单纯性囊肿与激素波动有关,绝经后可能自行消退。复杂性囊肿需穿刺活检排除恶变,直径大于3厘米或有压迫症状时可超声引导下抽吸。
乳腺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的无痛肿块,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钼靶摄影可见簇状钙化灶,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根据分型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采用指腹顺时针按压全乳及腋窝区域。日常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的摄取。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局部压迫,适度进行扩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接受乳腺超声联合钼靶筛查,发现肿块增大、形态改变或伴随异常分泌物时需及时就诊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