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关节长了个硬疙瘩是

手关节长硬疙瘩可能是腱鞘囊肿、骨赘、类风湿结节、痛风石或表皮样囊肿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腱鞘囊肿是手关节常见良性肿物,多因关节囊或腱鞘退变导致黏液积聚形成。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质地韧硬,表面光滑,按压可能有轻微酸痛感。好发于腕背侧、手指近端关节等处。可通过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或手术切除治疗,但存在复发可能。日常应避免关节过度劳损。
骨赘即骨质增生,常见于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磨损后,机体代偿修复形成骨性突起,触摸坚硬且固定不动。多伴随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症状。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以缓解疼痛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关节清理手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约20%会出现皮下结节,质地坚硬如橡皮,多位于关节伸侧。结节形成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常伴随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需通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确诊。治疗需长期服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配合生物制剂控制病情发展。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痛风石,好发于手足关节。结节呈黄白色,质地坚硬如石灰,急性发作时伴剧烈红肿热痛。需检测血尿酸水平确诊。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消炎镇痛,慢性期需配合非布司他片降尿酸治疗,同时严格低嘌呤饮食。
因皮肤外伤或毛囊堵塞导致表皮细胞植入真皮形成,囊内充满角质物。触诊为边界清晰的圆形硬结,表面可能有黑头样开口。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或有症状者可手术完整切除。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反复摩擦刺激囊肿部位。
发现手关节硬疙瘩应避免用力挤压或针刺,观察是否伴随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注意记录肿块生长速度和质地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日常减少手部重复性动作,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肿块持续增大或影响功能需及时进行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