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

中医养生编辑 医语暖心
51次浏览

关键词: #胃病

胃病患者出现严重出血、穿孔风险、顽固性呕吐、重度营养不良或需手术干预时需要住院治疗。具体住院指征包括呕血黑便、剧烈持续腹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体重骤降超过10%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幽门梗阻。

1、消化道出血:

呕血或柏油样黑便提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于1000毫升或血红蛋白低于70克每升需紧急住院。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行钛夹止血或注射硬化剂治疗,同时需静脉补液和输血支持。

2、穿孔风险:

突发刀割样上腹痛伴板状腹提示胃穿孔可能,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可确诊。需禁食胃肠减压并急诊手术修补,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长期溃疡病史患者突发腹痛需高度警惕。

3、顽固性呕吐: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伴电解质紊乱需住院纠正。幽门梗阻者呕吐宿食、振水音阳性,CT显示胃腔扩张积液。需胃肠减压联合静脉营养,瘢痕性梗阻需手术解除。

4、重度营养不良:

胃病患者体重3个月内下降超过10%伴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需营养干预。胃瘫或广泛胃切除术后患者需住院行肠内营养支持,必要时通过鼻空肠管或胃造瘘补充营养。

5、手术指征:

进展期胃癌、药物治疗无效的穿透性溃疡、反复出血的血管畸形需限期手术。术前需完善心肺功能评估,根据病变范围选择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术后需监测吻合口漏等并发症。

胃病住院期间应严格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原则,急性期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米汤、藕粉等低渗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蒸蛋、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避免粗纤维及刺激性食物。病情稳定后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床边踏步活动,每日步行时间从10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出院后需持续服用胃黏膜保护剂8-12周,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愈合情况。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性,出现早饱、反酸等症状时及时调整膳食结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