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春季腹泻到底怎么回事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6次浏览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婴儿春季腹泻可能由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喂养不当、腹部受凉、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益生菌调节、调整喂养方式、腹部保暖、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治疗。

1、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春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袭小肠绒毛细胞导致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确诊需粪便抗原检测,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2、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托幼机构暴发。症状包括突发水样腹泻、喷射状呕吐,病程通常持续1-3天。病毒通过污染食物或接触传播,护理时需严格洗手消毒。治疗重点在于补充电解质,可选用低渗口服补液溶液。

3、喂养不当:

春季气温变化大时过早添加生冷辅食,或奶具消毒不彻底均可引发消化不良性腹泻。表现为大便酸臭含奶瓣,每日4-6次。需暂停新增辅食,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进食油腻食物,人工喂养者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

4、腹部受凉:

春季昼夜温差大,婴儿腹壁脂肪薄易受寒,导致肠蠕动加快出现绿色泡沫便。可使用婴儿专用暖脐贴,睡眠时穿着连体衣保持腹部恒温。哺乳前母亲可饮姜糖水提高乳汁温度,避免直接食用冰箱储存的母乳。

5、过敏反应:

部分婴儿对牛奶蛋白或母亲饮食中的海鲜、坚果等过敏,引发黏液血便伴湿疹。需记录饮食日记,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严格忌口,配方奶喂养者可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致敏物质。

春季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腹泻期间可给予焦米汤、苹果泥等收敛性食物,避免高糖果汁加重渗透性腹泻。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等脱水征象,应立即就医进行粪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