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有哪些不良反应

肿瘤科编辑 医路阳光
14次浏览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肝癌介入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栓塞后综合征、肝功能损伤、穿刺部位并发症、异位栓塞和感染风险。这些反应通常与治疗方式、患者基础状况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1、栓塞后综合征:

约60%-80%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主要由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症状多在术后3-7天逐渐缓解,严重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干预。需警惕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继发感染。

2、肝功能损伤:

介入治疗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上升等肝功能异常,尤其易发生于肝硬化基础患者。治疗时需严格控制栓塞范围,术后监测肝功能指标。轻度损伤2-4周可恢复,重度需护肝治疗。

3、穿刺部位问题:

股动脉穿刺可能导致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或血栓形成。与操作技术、血管条件及压迫止血效果相关。术后需绝对制动6-8小时,出现剧烈疼痛或肢体麻木需紧急处理。

4、异位栓塞:

栓塞剂误入非靶血管可能造成胆囊炎、胃肠黏膜溃疡、脾梗死等并发症。精细超选择插管技术可降低风险,发生率为3%-5%。出现持续性腹痛或便血需立即影像学评估。

5、感染风险:

肿瘤坏死可能继发肝脓肿或菌血症,表现为弛张热、寒战。糖尿病患者及胆管侵犯者风险更高。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存在争议,确诊感染需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介入治疗后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促进肝细胞修复。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甲胎蛋白。出现持续发热、黄疸加重或意识改变需立即返院。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治疗焦虑,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