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和肛瘘有什么区别 5方面区分脱肛和肛瘘

肛肠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28次浏览

关键词: #肛瘘 #脱肛

脱肛和肛瘘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好发人群、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5个方面进行区分。脱肛指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异常管道。

1、发病机制

脱肛主要与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老年人和经产妇。肛瘘多由肛腺感染引发,形成连接肛管与皮肤的慢性化脓性通道,常见于青壮年男性。

2、症状表现

脱肛典型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严重时需手法复位,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肛瘘以反复肛周肿痛、流脓为主要特征,瘘管外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急性发作期伴发热。

3、好发人群

脱肛好发于老年群体、长期便秘者、产后女性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肛瘘多见于20-40岁男性,与肛周感染、克罗恩病等因素相关,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

4、检查方法

脱肛通过肛门视诊可见黏膜环形脱出,直肠指检可评估括约肌功能。肛瘘需进行探针检查明确瘘管走向,配合肛周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确定复杂瘘管的分型。

5、治疗原则

轻度脱肛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或直肠悬吊术,重度需行经腹直肠固定术。肛瘘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需彻底清除感染灶防止复发。

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久坐,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肛瘘术后应定期换药,保持创面清洁。两种疾病均需控制基础病,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出现肛门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至肛肠专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药物。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减少辛辣食物刺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