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的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感冒时父母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结构、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孩子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过敏原刺激、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或粉尘。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鼻塞症状。注意避免冷风直吹,防止加重受凉。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可适量给予温热的梨水、苹果汁等补充维生素。避免含糖饮料,防止刺激咽喉加重咳嗽。
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材。暂停海鲜、冷饮等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腋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阿莫西林颗粒。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2岁以下幼儿禁用含右美沙芬的止咳药物。
感冒期间应保证孩子每日10-12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观察有无呼吸急促、拒食等异常表现,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耳痛、皮疹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注意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定期清洗玩具和寝具减少病毒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