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血管炎如何确诊 三个检查确诊系统性血管炎

系统性血管炎的确诊主要依靠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血管造影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三个核心检查。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器官血管,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是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关键指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ANCA抗体。胞质型ANCA主要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相关,核周型ANCA多见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该检查特异性较高,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血管炎可能。
血管造影检查能直观显示血管狭窄、扩张或闭塞等异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清晰观察中小动脉病变。典型表现包括血管壁不规则、串珠样改变或动脉瘤形成,对诊断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中大型血管炎具有重要价值。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皮肤、肌肉、肾脏或肺等受累器官活检获取标本。典型病理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不同血管炎类型有特征性改变。活检时机选择活动期病灶可提高阳性率,但深部器官活检存在一定创伤风险。
确诊系统性血管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重下降、多器官损害时应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需避免感染诱发因素,规律监测炎症指标,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血管功能。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限制高盐高脂摄入以减轻血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