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化验血常规怎么看

血液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19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宝宝 #宝宝发烧

宝宝发烧时化验血常规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指标,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感染类型。

1、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此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同步增高。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伴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时,需考虑病毒感染。但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白细胞反应不典型的情况,家长需注意医生对结果的解读。

2、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参考值上限时,细菌感染概率较大。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变性,往往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新生儿期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偏高,家长无须过度紧张。

3、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比例超过70%时需警惕病毒感染,如幼儿急疹、流感等。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可能提示EB病毒感染。部分疫苗接种后也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反应性增高,家长应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接种史。

4、C反应蛋白

CRP超过20mg/L时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超过40mg/L需考虑严重感染。但部分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也可能引起CRP轻度升高。动态监测CRP变化比单次检测更具参考价值,家长应配合医生完成复查。

5、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降低需警惕川崎病、败血症等特殊感染。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可能提示早期感染反应。部分病毒感染恢复期可能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增高,家长发现异常指标时应保持冷静,等待医生综合分析。

家长在宝宝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少量多次补充温水。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液,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皮疹等症状,或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需立即复诊。血常规检查后应妥善按压采血部位5分钟,避免皮下淤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