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会引起抽筋吗 介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症状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7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能引起抽筋,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于秋冬季。

1、腹泻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容易引发脱水。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加重。

2、呕吐

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进食困难。呕吐会加剧体液丢失,增加脱水风险。建议家长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刺激胃肠。

3、发热

部分患儿伴有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一般持续1-3天。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水分蒸发增多,可能加重脱水症状。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4、脱水

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患儿可能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5、电解质紊乱

频繁腹泻呕吐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可能引起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抽筋多发生在小腿部位,与低钙、低镁等电解质失衡有关。出现抽筋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轻轻按摩痉挛部位,并及时就医检查电解质水平。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注意休息,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红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米汤、苹果汁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显著减少、抽搐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医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