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确胃炎,实验室检查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胃炎
关键词: #胃炎
胃炎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主要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胃液分析等。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内镜可以直观观察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情况。检查过程中可能进行活检,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判断胃炎类型及严重程度。胃镜检查前需要空腹,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其中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且准确性高,患者需服用含标记碳的尿素胶囊后检测呼出气体。阳性结果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规范根除治疗。
血液检查可评估胃炎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血常规观察有无贫血、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胃蛋白酶原比值判断胃黏膜萎缩程度等。严重胃炎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血液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并发症。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消化道微量出血,胃炎伴糜烂或溃疡时可能出现阳性结果。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单,但需注意检查前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免假阳性。持续阳性结果需警惕消化道严重病变可能。
胃液分析通过插管抽取胃液测定胃酸分泌量,主要用于萎缩性胃炎的辅助诊断。检查可发现胃酸分泌减少或缺乏,但操作过程可能引起不适,目前已较少常规开展。胃液分析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胃炎患者在配合实验室检查的同时,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胃黏膜修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物。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