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妇产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57次浏览

关键词: #胎盘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可通过卧床休息、纠正休克、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监测凝血功能等方式处理。胎盘早剥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压、腹部外伤、胎膜早破、脐带过短、子宫静脉压升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胎盘早剥程度较轻时,可选择卧床休息进行保胎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避免剧烈活动,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密切监测胎心变化,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盘剥离面积是否扩大。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

2、纠正休克

中重度胎盘早剥易导致失血性休克,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可选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晶体液扩容,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同时给予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监测尿量、血压等生命体征。休克纠正后需评估是否继续妊娠。

3、终止妊娠

胎盘剥离面积超过50%或出现胎儿窘迫时需立即终止妊娠。根据孕周及宫颈条件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优先考虑剖宫产术。术中需备足血制品,警惕子宫胎盘卒中可能。若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需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人纤维蛋白原等药物改善凝血功能。

4、预防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患者产后需加强子宫收缩,可肌注缩宫素注射液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按摩子宫促进宫缩,观察阴道流血量及颜色。若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产后24小时内需持续心电监护,警惕迟发性产后出血。

5、监测凝血功能

重度胎盘早剥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可使用肝素钠注射液抗凝,补充凝血因子。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避免感染加重凝血紊乱。监测期间需严格记录出入量。

胎盘早剥患者出院后需保持会阴清洁,6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猪肝、菠菜,促进血红蛋白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超声,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再次妊娠前需全面评估高危因素,妊娠期加强产检频率,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