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时肛门出来一圈肉怎么回事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3次浏览

关键词: #肛门 #大便

大便时肛门出来一圈肉可能是痔疮脱出或直肠脱垂的表现。痔疮脱出通常与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有关,直肠脱垂则多见于老年人或盆底肌松弛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久蹲、用力排便等行为。

1、痔疮脱出

痔疮脱出是肛垫下移或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受腹压影响突出肛门外。内痔脱出多呈暗红色柔软肿物,可伴有便血、肛门坠胀感。轻度脱出可自行回纳,严重者需手法复位。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化痔栓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指直肠壁全层或部分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初期排便时黏膜呈环状外翻,后期可能发展为全层脱垂。常见于老年女性、慢性咳嗽或便秘患者。轻症可通过提肛锻炼改善,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需注意与痔疮鉴别,直肠脱垂黏膜皱襞呈放射状,痔疮脱出黏膜为同心圆排列。

3、肛乳头肥大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肛乳头增生肥大,排便时随粪便脱出肛门外,呈灰白色蒂状物,质地较硬。通常无疼痛但可能引起肛门异物感。确诊后可通过肛乳头切除术治疗,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直肠息肉

带蒂的直肠息肉在排便时可能被推出肛门外,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球形肿物,表面易出血。需通过肠镜明确性质,腺瘤性息肉有恶变风险,建议尽早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肠镜,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5、肛周脓肿

少数情况下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肉芽组织可能被误认为脱出物,多伴有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脓肿愈合后可能形成肛瘘,需二次手术处理。

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若脱出物无法回纳、出血量多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就医。肛门指检和肛门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式,必要时需完善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