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艾滋病,结果会怎样?关于艾滋病的这一系列问题,要弄清楚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5次浏览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

艾滋病这三个字,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个令人恐惧的名词。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关于艾滋病的误解和恐慌依然普遍存在。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地认识这个疾病,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一、艾滋病到底是什么?

1、HIV与艾滋病的区别

很多人把HIV和艾滋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艾滋病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感染HIV不意味着立即得艾滋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不发展为艾滋病。

2、病毒如何攻击人体

HIV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指挥官"。随着病毒不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被破坏,最终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3、传播途径

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

二、感染HIV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1、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等,这些症状通常1-2周内自行消失。此时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很强。

2、无症状期

这个阶段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十多年,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缓慢破坏免疫系统。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可以监测病情进展。

3、艾滋病期

当CD4细胞计数降至200个/微升以下,或出现特定机会性感染时,就进入了艾滋病期。此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肿瘤

三、现代医学能做什么?

1、抗病毒治疗

目前已有多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保护免疫系统。规范治疗可以让感染者长期保持健康状态,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

2、预防性用药

对于高风险暴露人群,可以在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暴露前预防用药也能显著降低感染概率。

3、母婴阻断

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产科干预,HIV阳性母亲生下健康宝宝的概率可以超过98%。

四、如何与HIV和平共处?

1、坚持规范治疗

按时服药是关键,漏服可能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建立服药提醒系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3、定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查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4、心理调适

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加入支持小组,学习应对压力和歧视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

五、关于艾滋病的常见误区

1、"艾滋病是不治之症"

这是过时的观念。现代治疗已经能让感染者长期保持健康,许多感染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2、"感染HIV很快就会死"

通过规范治疗,感染者预期寿命已接近正常人,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3、"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HIV不能在蚊虫体内存活和复制,蚊虫叮咬不会传播病毒。

4、"接吻会传染HIV"

日常社交接触包括浅吻不会传播HIV,只有深吻且双方口腔都有伤口时才有理论上的风险。

艾滋病已经从一个"死刑判决"转变为可管理的慢性病。关键在于科学认识、早期检测、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消除歧视和恐惧,给予感染者应有的尊重和支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记住,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这些简单的措施就能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