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下硬硬的是什么

疖子下硬硬的部分通常是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的硬结或脓栓,可能伴随红肿热痛。疖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属于细菌性皮肤感染。
疖子早期因细菌感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免疫细胞聚集形成硬结。此时皮下可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周围皮肤发红发热。硬结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可能伴随压痛感。避免挤压硬结,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炎症消退。
感染进展后硬结中心可能形成黄白色脓栓,由坏死组织、细菌和白细胞组成。脓栓会使疖子顶部呈现白色脓头,触诊时质地较硬。此时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若脓栓成熟变软可就医切开引流。切忌自行挑破以免感染扩散。
反复发作的疖子愈合过程中,局部可能形成纤维化硬结。这是机体修复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所致,触诊呈无痛性硬块。可热敷促进吸收,顽固性硬结需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软化。慢性硬结需与皮肤肿瘤鉴别,建议皮肤镜检查。
严重感染时邻近淋巴结可能反应性增生,表现为疖子周围皮下硬块。常见于颌下、腋窝等部位,淋巴结质地韧、可活动。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淋巴结持续肿大需排除其他疾病。伴随发热时提示感染加重,应及时就医。
未及时治疗的疖子可能发展为深部脓肿,形成有波动感的硬质包块。触摸时有明显压痛,皮肤呈暗红色。需超声检查明确范围,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配合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深部脓肿愈合后易遗留硬性瘢痕。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刺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涂抗生素软膏,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硬结持续不消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诊皮肤科,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皮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