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觉障碍如何检查

关键词: #儿童
关键词: #儿童
儿童听觉障碍可通过行为测听、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检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纯音测听等方式检查。听觉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中耳炎、耳蜗损伤、药物毒性、先天性畸形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
行为测听适用于婴幼儿及低龄儿童,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判断听力水平。测试时使用摇铃、击掌等声源,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寻找声源、眨眼或停止动作等行为。该方法无需复杂设备,但需要儿童配合,家长需保持安静避免干扰。若儿童对高频声音无反应,可能提示耳蜗毛细胞损伤。
声导抗测试可评估中耳功能及镫骨肌反射,常用于诊断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耳聋。将探头置于外耳道,通过气压变化检测鼓膜活动度。结果异常可能显示鼓室积液或听骨链固定,此时需结合耳内镜检查。测试过程无创,但需儿童保持静止,家长需提前安抚情绪。
耳声发射检查通过记录耳蜗外毛细胞产生的声能,筛查内耳功能异常。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蜗病变。若未引出耳声发射,需进一步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该检查对睡眠中的儿童亦可实施,家长需确保测试环境安静。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通过电极记录脑干对声音刺激的电反应,客观评估听觉通路完整性。适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听的儿童或疑似听神经病变者。检测需在儿童自然睡眠或药物镇静下进行,可明确听力损失程度及病变部位。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镇静前的禁食准备。
纯音测听要求儿童主动反馈听到的声音,适用于3岁以上配合度较高的儿童。通过不同频率的纯音检测气导和骨导听力阈值,可区分感音神经性与传导性耳聋。测试前家长应示范应答方法,避免儿童因理解误差导致假阳性结果。发现高频听力下降需警惕噪声性损伤或耳毒性药物影响。
家长发现儿童对呼唤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或经常调高音量时,应进行系统听力检查。日常避免让儿童接触鞭炮、耳机等强噪声源,慎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确诊听力障碍后需尽早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听力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