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炎发烧怎么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水、使用退热药物、控制感染、氧疗等方式缓解。发热可能由呼吸道感染、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其他炎症、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引起。
采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诱发支气管痉挛。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重复进行物理降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若患者出现寒战需停止降温并注意保暖。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同时预防脱水导致的血液黏稠度增加。避免含糖饮料以免增加痰液黏稠度。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但需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需通过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1-2升/分钟。长期氧疗患者可调整氧流量至维持血氧在88%-92%。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清洁湿化瓶,避免交叉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热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温度22-24摄氏度与湿度50%-60%。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羹、蔬菜泥等。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与体位排痰,但避免剧烈活动。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咯血、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稳定期患者应按规范使用吸入制剂,定期复查肺功能与胸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