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有哪些

关键词: #牙周炎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症状表现及对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牙龈炎仅累及牙龈组织,表现为红肿、出血;牙周炎则已侵犯牙周膜、牙槽骨等深层结构,伴随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等不可逆损害。
牙龈炎的炎症局限于牙龈边缘和龈乳头,未波及牙齿周围其他组织。临床检查可见龈缘充血肿胀,但牙周探诊深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牙周炎则已扩散至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形成病理性牙周袋,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X线片可显示牙槽骨吸收。
牙龈炎以牙龈出血、口臭为主要特征,触碰或刷牙时易出血,但无持续性疼痛。牙周炎除出血外,还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敏感,晚期可能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严重时牙齿自行脱落。
牙龈炎属于可逆性病变,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牙龈健康。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不可逆转,治疗仅能控制进展。牙周炎患者常需接受龈下刮治、翻瓣手术等侵入性治疗,部分病例需骨移植修复缺损。
两者均与牙菌斑堆积有关,但牙周炎存在特异性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等。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会激活破骨细胞,导致牙槽骨溶解。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吸烟会加速牙周炎进展。
牙龈炎通过洁治术和口腔卫生指导即可控制。牙周炎需系统性的牙周治疗,包括根面平整、局部用药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必要时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重度病例需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齿。
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及间隙刷清理邻面菌斑,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出现牙龈出血持续超过3天、牙齿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牙周炎。吸烟者需戒烟以降低牙周组织破坏风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