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预激综合征症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42次浏览

B型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传导异常疾病,属于预激综合征的亚型,主要表现为房室旁路位于右侧心脏,心电图可见delta波和PR间期缩短,可能引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脏电信号异常

B型预激综合征的核心病理基础是存在右侧房室旁路,导致心脏电信号绕过房室结直接传导。这种异常通路可能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能与心肌纤维化等后天因素相关。典型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delta波负向、QRS波群主波向下,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动态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治疗可选用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时需射频消融术。

2、心律失常表现

患者常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就诊,心率可达150-250次/分,发作时可能出现头晕、出汗甚至晕厥。部分患者存在WPW综合征特征,即短PR间期伴delta波。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饮酒,急诊处理可采用维拉帕米注射液,长期管理建议避免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3、解剖学特征

与A型预激综合征不同,B型的Kent束位于三尖瓣环附近,造成心室提前激动区域集中在右心室。心脏超声可能显示右心室轻度扩大,但多数患者心脏结构正常。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在V1-V3导联最明显,需与右束支传导阻滞鉴别。无症状者可能无须治疗,有症状者可考虑盐酸索他洛尔片控制心律。

4、并发症风险

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可能因房颤演变为室颤而猝死,尤其当旁路不应期短于250毫秒时风险显著增加。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评估风险,高危患者应限制竞技性体育运动。预防性治疗可选用阿替洛尔片,合并房颤时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5、诊断与干预

除常规心电图外,食道调搏可诱发心动过速明确诊断,心内电生理检查能精确定位旁路位置。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超过90%,是根治方法,术后需监测房室传导功能。药物控制不佳或反复发作者,建议尽早进行消融治疗,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电图。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限制浓茶咖啡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出现持续心悸或晕厥需立即就医,未经专业评估前禁止自行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妊娠期患者需心脏科与产科联合管理,分娩前应重新评估心脏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