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准确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可通过发病原因、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区分。过敏性鼻炎主要由过敏原刺激引起,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感冒则由病毒感染导致,常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过敏性鼻炎以鼻部症状为主,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内瘙痒及鼻塞,部分患者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感冒除鼻塞流涕外,多伴随咽痛、咳嗽、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鼻涕初期为清水样,后期可能变稠。
过敏性鼻炎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与过敏原暴露时间相关,脱离过敏环境后症状可缓解。感冒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自行痊愈,若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延长病程。
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多呈现苍白水肿,下鼻甲肥大,鼻腔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冒患者鼻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可能伴有咽部充血,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过敏性鼻炎对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反应良好。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缓解症状,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以减少尘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卫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