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检查什么的,怎么做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用于评估听觉通路功能的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检测听力障碍、神经系统病变等。检查时需在头部粘贴电极,通过耳机播放声音刺激并记录脑电波反应。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通过声音刺激诱发脑干电活动,记录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检查前需清洁皮肤降低电阻,电极放置在头顶、耳垂等部位。受检者保持安静放松状态,避免肌肉活动干扰信号。检查过程中会听到咔嗒声或短纯音,仪器自动分析波形特征。整个过程无创无痛,耗时约30-60分钟,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检查结果可反映耳蜗至脑干的听觉传导功能,异常波形可能提示听神经瘤、多发性硬化等病变。早产儿听力筛查常用此方法,能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中枢性听觉处理障碍患者可出现波形潜伏期延长,脑干血管病变可能表现为波幅降低。检查前应避免使用镇静药物,保持正常睡眠避免疲劳影响结果准确性。
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电极取下后可能残留导电膏需清洁。建议携带既往听力检查报告辅助结果判读,儿童检查前需进行适应性训练。若结果异常应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综合评估,必要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避免噪声暴露,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