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症状有哪些

骨不连的症状主要有骨折部位持续疼痛、异常活动、局部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及功能障碍。骨不连是指骨折后超过正常愈合时间仍未形成骨性连接,可能与感染、固定不牢固、血供不足等因素有关。
骨折部位在预期愈合时间后仍存在持续性钝痛或活动时刺痛,可能伴随压痛。疼痛通常因骨折端不稳定或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痂形成情况。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
骨折断端在临床检查时可触及异常活动或听到骨擦音,提示未形成骨性连接。异常活动程度与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相关,常见于内固定失效或过早负重的情况。需避免患肢过度活动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骨折区域持续肿胀超过3个月,皮肤可能发亮或出现静脉淤滞。肿胀多由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淋巴回流受阻引起,严重时可导致皮肤溃疡。抬高患肢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患处皮肤温度较对侧升高,可能提示局部存在慢性炎症或感染。红外热成像检查可辅助判断,若合并窦道流脓需考虑骨髓炎可能。需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受累肢体关节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或无法负重,影响日常活动。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需结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神经损伤时可能出现感觉异常或反射减弱。
骨不连患者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证钙与维生素D摄入,遵医嘱进行低强度物理治疗。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展,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植骨手术或更换固定方式。康复期间注意循序渐进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跌倒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