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坐月子怎么做

剖腹产坐月子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心理调适、按时复查等方式护理。剖腹产后的恢复通常与伤口愈合、子宫复旧、胃肠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
剖腹产术后需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碘伏消毒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术后1-2周内避免沾水,淋浴时可用防水敷贴保护。若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痛,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哺乳时可用哺乳枕减轻腹部压力。
术后6小时可饮温水,排气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宜选择鲫鱼豆腐汤、红豆薏米粥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避免油腻汤品加重乳腺堵塞。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搭配猕猴桃、西蓝花等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促进铁吸收。
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活动下肢,48小时后借助腹带支撑下床缓慢行走。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动作幅度以不牵拉伤口为度。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轻震动。
产后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可通过聆听轻音乐、与亲友倾诉缓解焦虑。每天保证与婴儿皮肤接触,促进催产素分泌。若持续出现失眠或情绪低落,可能与产后抑郁有关,需寻求心理门诊帮助。
术后42天需进行妇科检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通过B超观察宫腔内有无胎盘残留。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如出现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剖腹产坐月子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使用产妇卫生巾定期更换。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午间可同步婴儿作息补眠。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每日开窗通风2次。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哺乳期注意避孕。若恶露突然增多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