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怎么引起的

关键词: #肺炎
关键词: #肺炎
小儿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雾化吸入、补液支持、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伴喘息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缓解气道炎症。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时,患儿常见高热、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细菌性肺炎可能继发于麻疹等疾病,家长应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低热。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或红霉素肠溶片,疗程需足量完成。此类肺炎具有传染性,家长需对患儿餐具单独消毒,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加重。
呛奶、误吸异物等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患儿出现突发呛咳、面色青紫。需立即清除气道异物,必要时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促进痰液排出。家长喂食时应保持半卧位,早产儿需选用防呛奶瓶。
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激素等患儿易发生真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低热、消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指标,避免接触鸽粪等真菌污染源。
患儿居家护理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少量多次喂温水稀释痰液。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拍背排痰,手法为空心掌由外向内轻叩背部。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指甲发绀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