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怎么回事

流行性腮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季节因素、并发症等原因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隔离防护、疫苗接种、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复制扩散。病毒血症期可导致腮腺导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表现为耳垂周围肿胀疼痛。临床常用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儿童或免疫功能缺陷者更易感染,因体内特异性抗体不足难以清除病毒。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建议家长加强患儿营养补充,适量摄入乳铁蛋白粉或脾氨肽冻干粉调节免疫,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病毒可通过唾液污染的餐具、玩具等间接传播,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暴发流行。典型症状包括咀嚼疼痛、腮腺导管口红肿。家长需对患儿用品煮沸消毒,接触者需紧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暴露后预防。
冬春季节干燥寒冷利于病毒存活,人群室内聚集增加传播概率。部分患者伴随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形成特征性"蛙形脸"。发病期间可用金银花颗粒辅助清热解毒,局部外敷青黛散减轻肿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病毒侵袭其他腺体或神经系统可能引发睾丸炎、脑膜炎等,表现为高热头痛、睾丸坠痛。需及时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睾丸肿胀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龙片。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血清淀粉酶,避免剧烈运动。
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减少咀嚼刺激。肿胀部位可间断冷敷,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恢复期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头痛、腹痛等并发症表现。未感染者建议按计划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建立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