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如何保养

肺癌手术后可通过呼吸训练、伤口护理、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定期复查等方式保养。手术后的恢复与日常护理密切相关,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肺癌术后早期需进行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训练,帮助扩张剩余肺组织并减少胸腔积液风险。可使用呼吸训练器辅助,每日重复进行3-5组,每组10次。训练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因伤口疼痛导致呼吸浅表。若出现气促或头晕需立即停止。
术后切口需保持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淋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避免用力揉搓。胸管留置期间防止牵拉,引流袋低于伤口平面。若发现缝线开裂或体温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举超过5公斤的重物。
术后初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羹等,逐步过渡到软食。每日补充30克以上优质蛋白,优先选择禽肉、豆制品和乳清蛋白粉。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餐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以防反流。出现吞咽困难时可咨询营养师调整食物质构。
术后2周内以床边活动和短距离步行为主,逐渐增加至刷牙、穿衣等日常活动。4-8周后可尝试太极拳或平地自行车,心率控制在静息值+20次/分以内。运动时注意血氧监测,若指脉氧低于90%需暂停并吸氧。避免游泳、球类等可能撞击胸部的项目至少3个月。
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之后可延长至6个月间隔。复查内容包括肺功能评估、残余肺叶代偿情况及远处转移筛查。同时监测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如皮疹、腹泻等。携带既往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有助于医生对比病情变化。
肺癌术后需长期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保持居住空间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呼吸道感染,可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每日记录痰液性状和活动耐量变化,睡眠时垫高床头有助于呼吸。心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出现持续胸痛、咯血或体重骤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