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耳鼻喉科编辑 医心科普
9次浏览

关键词: #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治疗方法有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射频消融术、中医调理等。

1、鼻用糖皮质激素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症状。这类药物适用于以黏膜水肿为主的轻中度患者,需连续使用1-3个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鼻腔干燥、轻微出血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须监测鼻黏膜状态。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改善纤毛运动功能。每日1-2次冲洗可缓解鼻塞,配合加湿器使用效果更佳。该方法适合作为基础护理手段长期维持,但对结构性鼻塞改善有限。

3、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针对药物无效的顽固性鼻塞,可在鼻内镜下切除部分肥厚下鼻甲组织。手术能有效扩大鼻腔通气空间,术后需配合鼻腔填塞止血。该术式可能引发出血、粘连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射频消融术

通过射频电极使下鼻甲组织产生可控性瘢痕收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干、结痂,通常2-4周黏膜逐渐修复。该方法对轻中度下鼻甲肥大效果显著,但重度患者可能需重复治疗。

5、中医调理

采用苍耳子散加减等方剂改善肺脾气虚证候,配合针灸迎香、印堂等穴位。中医治疗周期较长,适合作为辅助手段调节体质,对过敏因素诱发的病例效果较好。需注意中药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等反应。

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护,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擤鼻时注意单侧交替进行。若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术后患者应按期随访评估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