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分为哪几个阶段

踝关节扭伤通常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发生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皮下淤血。此阶段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组织液渗出,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需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避免热敷或按摩以免加重出血,可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但不宜过紧。若疼痛剧烈或无法负重,需排除骨折可能。
亚急性期持续约2-6周,肿胀逐渐消退但仍有局部压痛和活动障碍。此阶段重点是促进组织修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冷热交替敷贴,逐步开始无负重关节活动训练。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电刺激有助于消肿,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需警惕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早期表现,如反复扭伤或关节松动感。
恢复期从第6周持续至3个月,以功能重建和肌力训练为主。通过平衡板训练、抗阻练习等方式增强踝周肌肉力量,逐步恢复跑跳等复杂动作。慢性损伤患者可能需佩戴护踝支具,严重韧带撕裂者需考虑关节镜手术修复。此阶段仍可能残留僵硬感,持续超过3个月未愈需排查距骨软骨损伤等并发症。
踝关节扭伤后应避免过早负重运动,恢复期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日常注意穿防滑鞋具,运动前充分热身并加强踝关节稳定性训练。若肿胀反复或夜间疼痛加重,需及时复查排除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合理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韧带修复,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