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癌的介入手术

肿瘤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6次浏览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肝癌的介入手术是指通过血管或经皮穿刺等微创方式,直接对肝脏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一类技术,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血流并局部释放药物。该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能缩小肿瘤体积并控制进展。治疗需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完成,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反应,需结合肝功能评估重复进行。

2、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组织,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发肝癌。经皮穿刺将电极针置入肿瘤中心,高温使癌细胞凝固坏死。该技术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对大血管旁肿瘤效果受限,术后需监测出血和感染风险。

3、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通过电磁波使肿瘤组织内水分子震荡产热,导致蛋白质变性坏死。相比射频消融,其热效率更高且不受碳化影响,适合邻近血管的肿瘤。治疗中需精准定位避免损伤胆管,术后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4、冷冻消融术

冷冻消融术采用液氮或氩气快速冷冻肿瘤至零下40℃以下使细胞冰晶破裂死亡。该技术对周围组织损伤小,适用于肝硬化严重患者,但可能引起冷休克或肝破裂。需分次冻融循环确保消融彻底,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将碘-125等放射源永久置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射线。适用于门静脉癌栓或术后复发灶,能精准杀伤癌细胞而保护正常肝组织。术前需三维规划粒子分布,注意防护辐射暴露,可能出现胆瘘或胃肠黏膜损伤。

肝癌介入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提高远期效果。饮食应选择高蛋白低脂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禁止饮酒并控制体重。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腹水加重时需立即就医,根据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