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哪个严重

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萎缩性胃炎可能伴随胃黏膜腺体减少,长期存在癌变风险;糜烂性胃炎以胃黏膜表层损伤为主,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但通常可逆。
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胃黏膜腺体逐渐萎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这些病变与胃癌发生存在一定关联。病程较长且难以完全逆转,需定期胃镜监测。糜烂性胃炎多由酒精、药物或应激因素诱发,胃黏膜出现多发性糜烂或浅溃疡,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黏膜损伤深度较浅,通过去除诱因和规范治疗,黏膜可在数周内修复。
两种胃炎均可引起消化不良、上腹隐痛等相似症状,但病理改变和远期风险差异显著。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关注胃功能减退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如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糜烂性胃炎则更需警惕急性出血风险,尤其对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饮酒人群。诊断时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共同的致病因素之一。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糜烂性胃炎治愈后仍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两类胃炎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