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后应该怎样护理

关键词: #肠息肉
关键词: #肠息肉
肠息肉切除后可通过饮食调整、活动管理、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等症状。
术后24小时内需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初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粗纤维食物。术后1周内禁止饮酒,减少肠道刺激。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帮助黏膜修复。
术后3天内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1周内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日常活动需循序渐进,以不引起腹痛为度。久坐时建议使用软垫减轻肛门压力,如出现头晕、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平卧。
经肛门切除者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内镜下切除者需观察排便性状,出现持续黑便或鲜红血便应及时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直肠指检或结肠灌洗,防止创面出血。如发现肛门坠胀感加重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
需遵医嘱服用止血药如云南白药胶囊、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合并感染者可能需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中药调理需经中医师辨证,常用补中益气丸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1年需进行肠镜复查,高危患者每6个月检查1次。复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按医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日常需监测排便习惯改变,如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应及时就诊。有家族史者建议直系亲属筛查。
肠息肉切除后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情况,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腹胀的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保持每日适量步行促进肠蠕动,但需控制单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术后3个月内每月测量体重,异常下降需排查复发。注意观察腹痛与进食的关联性,避免粗糙食物划伤未完全愈合的创面。合并慢性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