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退热药的危害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10次浏览

关键词: #宝宝

宝宝吃退热药可能带来药物过量、肝肾功能损伤、掩盖病情等危害,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退热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症状,但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退热药过量可能导致体温过低,影响宝宝正常生理功能。常见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过量使用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长期频繁使用还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胃肠不适。部分宝宝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滥用退热药可能掩盖疾病真实进展,延误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的诊断。发热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过早强行退热可能抑制免疫功能。某些退热成分与抗病毒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群体更需谨慎用药,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宝宝发热时应先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使用退热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联合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服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家长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避免重复给药。退热药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持续发热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