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尿液是什么颜色

新生儿黄疸的尿液通常呈深黄色或茶色,颜色深浅与胆红素水平相关。黄疸主要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2-3天,此时尿液颜色可能轻微加深但多呈淡黄色,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有关。随着母乳喂养建立和排便增加,胆红素会逐渐通过粪便排出,尿液颜色通常在1-2周内恢复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更早或持续时间更长,尿液颜色呈现明显茶色甚至橙黄色,这与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有关。当胆红素通过肾脏过滤时会使尿液色素沉积,颜色变化程度往往与血清胆红素值呈正相关。部分严重病例可能伴随陶土色粪便,提示存在胆道梗阻可能。早产儿或溶血性疾病患儿尿液颜色变化更为显著,需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液检查明确诊断。
家长需每日观察新生儿尿液颜色变化,记录排尿次数和尿量。母乳喂养应保证每天8-12次,促进胆红素通过肠道排出。避免使用传统中药洗浴等未经验证的方法,日光浴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如发现尿液持续呈浓茶色超过两周,或伴有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蓝光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出院后需按医嘱复查胆红素水平,直至数值稳定在安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