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绝对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呕吐,避免食物刺激胰腺。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持续1-3周。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30克。
早期快速补液可预防胰腺坏死,24小时内需补充3000-4000毫升晶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维持尿量每小时0.5毫升/公斤体重。出现休克时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可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可抑制胰酶分泌。乌司他丁注射液能中和胰蛋白酶。疼痛剧烈时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合并感染需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慢性胰腺炎需长期服用胰酶肠溶胶囊替代治疗。
胆源性胰腺炎可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放置鼻胆管引流。胰管狭窄可实施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胰腺假性囊肿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置入双猪尾支架引流。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胰周脓肿需手术引流。慢性胰腺炎顽固性疼痛可考虑胰管空肠吻合术。手术时机多选择发病4周后,可降低术后出血风险。微创手术适用于局部病变,开放手术用于广泛坏死病例。
胰腺炎患者康复期需严格戒酒,避免暴饮暴食。每日进食5-6餐低脂饮食,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终身服用胰酶制剂,定期监测血糖和营养状况。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避免病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