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外翻怎么回事

肛肠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8次浏览

关键词: #肛门

肛门外翻可能由痔疮脱垂、直肠脱垂、盆底肌功能障碍、长期便秘或分娩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痔疮脱垂

痔疮脱垂是肛门外翻的常见原因,内痔静脉丛因长期腹压增高或排便用力导致黏膜下移。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便后出血等症状。临床常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直肠脱垂

直肠全层或部分肠壁经肛门脱出,常见于老年人和经产妇。可能与盆底肌松弛、骶神经损伤有关,表现为肛门处可见环形肿物。轻症可用消痔灵注射液行黏膜下注射,完全脱垂需行Altemeier手术。患者排便后需及时清洁并手法复位脱出物。

3、盆底肌功能障碍

妊娠分娩或慢性咳嗽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可能引发直肠前突或会阴下降综合征。生物反馈治疗可帮助恢复肌力,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排便。凯格尔运动需每日重复进行,坚持3-6个月可见效果。

4、长期便秘

粪便干硬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使肛垫下移形成外翻。可短期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配合小麦纤维素颗粒增加粪便体积。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阅读手机等延长排便时间的行为。

5、分娩损伤

经阴道分娩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撕裂或阴部神经损伤,产后出现肛门失禁伴黏膜外翻。急性期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黏膜,后期需行括约肌成形术。产后6周起应进行盆底肌评估,必要时使用电刺激治疗仪辅助康复。

肛门外翻患者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饮食需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润肠食物。避免搬运重物、长时间蹲位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