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慢性肝病吗

肝癌不属于慢性肝病,但慢性肝病可能发展为肝癌。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而慢性肝病是长期肝脏炎症或损伤导致的持续性病变,两者属于不同疾病阶段但存在因果关系。
慢性肝病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长期损害肝脏的因素引起,表现为肝功能持续异常或肝纤维化。这类疾病进展缓慢,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若未及时干预,慢性肝病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发生概率。临床数据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肝癌发生率也较高。
肝癌作为恶性肿瘤,其发生与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细胞异常增生直接相关。长期炎症刺激会使肝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最终形成癌细胞。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在慢性肝病定期随访中通过超声或甲胎蛋白检查发现早期肝癌。肝癌的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射频消融、靶向药物等方案,而慢性肝病则侧重于抗病毒、戒酒、保肝等延缓疾病进展的措施。
存在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筛查,戒烟限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若出现食欲骤降、腹胀加重或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须及时就医排除肝癌可能。健康人群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慢性肝病,从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