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的止痛办法有哪些

尿道结石可通过多喝水、热敷、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方式缓解疼痛。尿道结石可能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多喝水有助于增加尿量,可能帮助较小的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可适当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有助于碱化尿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症状。
热敷下腹部或腰部可能缓解尿道结石引起的痉挛性疼痛。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敷时需注意防止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双氯芬酸钠栓具有镇痛消炎作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有助于溶解尿酸结石。
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该手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成小块后随尿液排出。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位置,术后可能出现血尿等暂时性不适。
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医生通过尿道置入内窥镜直达结石部位,使用激光或钳子将结石粉碎后取出。该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需在麻醉下进行。
尿道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等碱性食物。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但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发热、无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