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果糖治疗脑水肿需注意什么

使用甘油果糖治疗脑水肿时需重点关注渗透性脱水效果、电解质平衡及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主要有药物适应症与禁忌症、给药速度控制、肾功能监测、血糖水平监测、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五点注意事项。
甘油果糖适用于降低颅内压或治疗脑水肿,但严重循环功能障碍、尿崩症患者禁用。该药通过高渗作用将组织水分转移至血管内,可能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使用后可能诱发代谢性酸中毒,需提前筛查病史。
静脉滴注速度应维持在每分钟不超过40滴,过快输注可能导致溶血或血红蛋白尿。儿童及老年人需进一步调慢滴速,治疗期间需持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避免发生静脉炎。每250毫升输液时间不应短于1小时。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用药期间需监测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当尿量少于500毫升/日时需立即停药。联合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时需加强电解质检测。
虽然代谢不需胰岛素参与,但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出现果糖相关血糖波动。需在用药前及用药后4小时测量血糖,尤其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可考虑改用甘露醇等非糖类脱水剂。
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可能加重低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与抗利尿激素合用会降低脱水效果。输注前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禁止与血液制品混合使用。同时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间隔2小时给药。
治疗期间建议每日测量体重和出入量,保持钠盐摄入量在3-5克/日。出现头痛加剧、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反弹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头颅CT。恢复期可配合低流量吸氧和头部抬高30度体位护理,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性水肿。用药超过7天者应逐步减量并过渡至口服脱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