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感觉异常、局部压痛等。梨状肌综合征是梨状肌因外伤、炎症或解剖变异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疾病。
臀部深部持续性钝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多位于骶骨外侧至大转子区域,久坐、爬楼梯或跑步后加重。疼痛可能向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部分患者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疼痛加剧,可能与梨状肌痉挛导致局部缺血有关。
约60%患者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侧向小腿外侧扩散,类似坐骨神经痛。但区别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类放射痛通常不超过膝关节,且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疼痛在髋关节内旋时加重,因该动作会使梨状肌紧张进一步压迫神经。
髋关节主动外旋功能受限最常见,表现为单腿站立时患侧下肢外展困难。部分患者步行时出现防痛步态,即通过缩短患肢步幅减少梨状肌牵拉。严重者无法完成跷二郎腿动作,因该姿势需要髋关节充分外旋。
受压神经支配区可能出现麻木、刺痛或蚁走感,主要分布于小腿外侧及足背。症状多呈间歇性发作,久坐后明显,改变体位可缓解。少数患者伴随腓总神经受压表现,如足背屈无力或足下垂。
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触诊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痉挛肌肉。Freiberg征阳性(被动强制内旋髋关节诱发疼痛)或Pace征阳性(抵抗髋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具有诊断意义。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起身活动并做梨状肌拉伸动作,如仰卧位抱膝牵拉。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选择中等硬度坐垫分散臀部压力。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肌力下降,需及时就诊康复医学科或骨科,排除腰椎病变或髋关节疾病。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臀部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