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完疝气手术发烧怎么回事

宝宝疝气手术后发热可能与术后应激反应、伤口感染、麻醉反应、脱水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发热是术后常见现象,通常表现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伴随哭闹、食欲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评估。
手术创伤可能引发机体应激性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7.5-38.5摄氏度。这种非感染性发热通常出现在术后24小时内,与组织损伤释放炎性介质有关。家长可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保持环境温度适宜。若48小时内未自行消退需就医。
手术切口若出现红肿、渗液伴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体温可超过38.5摄氏度。需医生检查伤口并做血常规,确诊后可能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家长应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全身麻醉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术后1-2天内出现低热。这种反应性发热多不超过38摄氏度,无其他明显不适。建议少量多次喂水促进麻醉代谢,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若发热持续或伴有嗜睡、呕吐需排除其他并发症。
术前禁食及术后进食减少可能导致轻度脱水,引发体温升高。表现为口唇干燥、尿量减少伴37.8-38.2摄氏度发热。家长应按医嘱逐步恢复喂养,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喂哺频率。口服补液盐溶液有助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住院期间交叉感染可能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出现咳嗽、鼻塞伴发热。腺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医生可能建议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对症治疗。家长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与其他患儿密切接触。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更换敷料。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出现抽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避免剧烈哭闹和便秘,可使用婴儿开塞露辅助排便。定期随访观察疝囊有无复发迹象,术后1个月内避免腹部受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