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胃肠减压、中医调理等。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若病情较轻且无穿孔风险,可尝试保守治疗。
禁食是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的基础措施,目的是减少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降低阑尾压力。患者需完全停止经口进食,避免加重炎症反应。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身体所需能量,待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静脉补液可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循环稳定。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添加氯化钾注射液调节血钾水平。补液量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尿量及心肺功能调整,避免输液过量。
抗生素治疗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血常规等指标评估疗效,若用药后48小时症状无改善,需考虑手术干预。
胃肠减压适用于腹胀明显的患者,通过插入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减轻肠管扩张对阑尾的压迫。操作时需注意胃管深度及固定位置,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减压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冲洗胃管防止堵塞。
中医可采用大黄牡丹汤加减等方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配合针刺足三里、天枢等穴位缓解疼痛。外敷芒硝或金黄散于麦氏点也有助消炎止痛。需注意中药治疗不可替代抗生素,仅作为辅助手段,且须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腹痛变化、体温及血象指标,若出现持续高热、腹膜刺激征或影像学提示阑尾穿孔,应立即转为手术治疗。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反复右下腹痛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