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39℃是捂还是散热

小孩发烧39℃时应当散热而非捂汗。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体温过高可能引发热性惊厥等风险,需通过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干预控制体温。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捂汗会阻碍热量散发,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正确做法是减少衣物,保持环境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区域,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若患儿出现寒战可适当覆盖薄毯,但需避免过度包裹。同时需补充水分,选择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加重症状。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体温持续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常用儿童剂型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但须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若发热超过3天或伴随意识改变、皮疹、呕吐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增加代谢负担。